你是否還在害怕髒亂而不想讓寶寶自己吃飯? 5個讓他們學會自己用餐的好處


不知道大家是否聽說過,僅有6個月大的嬰兒也可以學習如何自己動餐具吃飯?他們可以學著用學習湯匙或自己的手將食物放入的嘴巴,甚至能夠學會用杯子和吸管喝東西。學會自己用餐是一個讓寶寶健康成長的好方法。雖然會造成的髒亂,但一切都是值得的。所以到底會有什麼好處呢?

增加感官經驗
用餐時間往往是最能夠讓寶寶們增加感官方面上的認知。所有的食物都有著全新的味道和口感。在吃飯的同時,讓寶寶們觸摸濕黏較多元的食物並感受新食物的觸感。比起每天餵他們好吃的食物,用這些觸感較複雜的食物不但能增加他們的觸覺經驗,同時還能讓寶寶們對於不同食材接受度增加。

培養獨立性
對寶寶來說,所有的事物都是新鮮的。因此不管是又哭又鬧還是和父母對峙。他們都要讓爸媽知道他們想要的更多,還想自己做主。一而再,再而三地測驗父母的耐心。
但就吃飯這點來說,父母應該讓他們學著自己控制咬合食物的時機和學習放入口中的食物份量。這麼一來,當寶寶吃飽飯的同時,他們也滿足了「靠自己的力量做好一件事情」這樣的慾望。父母時常有個假象認為是自己在替寶寶控制用餐分量跟主導要吃什麼,事實上,甚麼樣的食物能夠被寶寶接受或吞下肚子,其實都是由他們決定的。所以與其花時間在餐桌上餵寶寶吃飯或者是和他們搶碗筷,不如讓他們學習如何自己用餐。

鍛鍊手指力量和協調性
讓寶寶試著去抓住碗裡面的麥片是訓練手指力量的一個好時機。事實上,食物對孩子來說是最低層面慾望的滿足,最適用於引起孩子注意力的誘惑方式。因此,用餐時刻是用來鍛鍊孩子的肌肉協調性最佳時刻之一。

建立身體覺察能力
寶寶們在學習自己吃飯的過程中,他們會開始去意識到一些問題。譬如說:我的嘴巴在哪裡?我的手臂該用多少力量才能順利的將手中的湯匙送到口中?怎麼樣才能把黏在嘴巴旁的蘋果泥弄乾淨?要怎麼樣才能將手上的杯子握緊在手中?當孩子開始思考這些問題時,正是啟動大腦學習如何同時運用運動神經和感官系統的開關。吃飯,是我們每天都必須做的事情。因此也是學習絕佳的機會。透過每天不斷地重複練習,有助於慢慢地建立起自我身體覺察能力和身體肌肉的配合度。

啟發吞嚥技巧
當爸爸媽媽在餵孩子吃東西的時候,都會習慣性地將食物好好地放入他們的口中,然後幫他們把湯匙從口中拿出來,並且不留下任何食物的殘渣。再幫他們擦嘴或善後。但是,嘴巴該張開多大才能夠將湯匙放入口中?湯匙放到嘴巴後,該怎麼閉起來,食物才能確實地放入口中? 當嘴巴裡有食物的時候,如何運用上下牙齦咀嚼?當食物從嘴裡流出來的時候,要怎麼樣才能把嘴唇舔乾淨或是將滴到臉頰上的食物擦乾淨?如果讓寶寶學著自己用餐的話,遇到這些困難時,他們就會想辦法自己解決。

讓寶寶學習自己用餐的過程絕對會無比髒亂。但當他們成功學會之後,這些髒亂根本算不了甚麼。做好一些事前的準備、替寶寶準備一件吃飯用的防水的圍兜兜。不但能減少髒亂的發生,還能讓孩子有個愉快且豐富學習經驗的用餐時刻。

留言